我市医改都改了什么?(四)
老百姓看病就医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深切牵挂的事情,李克强总理明确要求“深化医改要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突破”。日前,国办印发《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》又一次在各大媒体掀起了一股“医改潮”。那么,医改实行这么多年,我市医改主要改了什么?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内容有哪些?我们一起来看看。
十、药品供应体系不断健全。
从2010年3月1日起在全市12家卫生院和473个村卫生室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,基本药物的配送率达99.9%,位居全省前列。在全市公立医院中推进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。根据《河南省卫计委关于做好直接挂网药品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》精神,将医疗机构作为采购主体,市卫计委组织协调市直医院成立药品采购联合体,与药品生产、配送企业进行议价,量价挂钩,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,让利于群众,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。
十一、加快推进社会资本办医。
目前我市共有黄河、华山、同青、艾格眼科、现代、协和、同仁五官、口腔、康复9家民营医院,与公立医院形成优势互补、共同发展的局面。
十二、医养融合发展格局初步显现。
2017年7月28日,我市召开医养结合工作推进会,从构建全民尊老爱老敬老体系、加强签约服务、试点先行、老年健康知识教育等方面,着力打造我市医养融合发展新格局。
全市医疗机构2017年8月底将完成为老年患者就医设立绿色通道的工作。
轵城、坡头、下冶等卫生院通过项目引进或与当地养老院合作,设立医疗延伸点等方式,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发展。
市第三人民医院结合自身实际,积极探索城市基层医院向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的转型,率先开设了老年病科,服务的主要目标人群确定为失能半失能老人,为既有医疗需求又不能长期占用大型医疗机构病床、居家养老存在医疗安全风险的患者提供医疗措施保障、护理技术支撑、功能康复训练、日常生活照料全方位服务,既盘活了医疗资源,又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,为社会和家庭减轻负担作出了有益的探索。
版权所有@bte365娱乐线
电话: 0391-6633866 / 6633722 | 邮编:459000
技术支持:煜智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