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了十年客服,我才发现自己困在一个规则怪谈里|三明治

做了十年客服,我才发现自己困在一个规则怪谈里|三明治

原创 keira 三明治

文|Mika

编辑|Jasmine

我不知道别人对“客服”这个工作是怎么想的。有人说这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,也有人说这工作和销售一样,狗都不做。做了将近十年客服的我,对这份工作谈不上是喜欢,或者是厌恶。

我所任职的公司是一家国际物流公司,每天上班的感觉就像是身处一个巨大的规则类怪谈:

1、当客户询问账户相关问题是,请告知其联系销售经理。

2、当客户反馈某某问题时,请留言给您的领导并及时通知对应销售。

3、航班延误的时候,需要和客户说XXXXX。

4、客户提出XX需求时,首先XXXX,再问XXXX,最后需要提醒XXXX。

5、……

6、……

面对各种异常,我们需要通知各个岗位的人去处理。每一种情形,都有标准话术。如果你没有按照“规则”做事,或者你不幸遗漏了什么,那么你将面对的惩罚就是扣绩效。 有时候,我看着工资单绩效考评上面一大串扣分点,只能无奈地翻个白眼。

那些模棱两可的绩效评判标准,那些没有落在纸面上的工作规范,最后都变成新员工加入公司微信群的一句消息:“欢迎加入客服大家庭。 ”

就像规则类怪谈的第一句通常都是欢迎词一样。 谁也不知道自己会在规则类怪谈里生活的怎么样。反正,我是厌倦了。

规则一:即使被骂哭,也要情绪稳定地道歉

当我发现自己似乎和其他人有所不同的时候,我已经从事客服这份提供情绪价值的工作很多年了。

有一次被无理的消费者狂暴辱骂了十分钟后,我泪流满面。 但在电话铃声响起的下个瞬间,我的声音依旧甜美,我的道歉依旧诚恳。

"XXX官方客服,工号XXXXX,有什么可以帮您“

”非常抱歉给您带来了不好的购物体验......“

”非常抱歉....确实非常抱歉.....“

对方在电话那头喋喋不休,我在电话这边神色冷漠地不停道歉,泪水糊满整张脸,我依然不停地道歉。 这是我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日常。 我身边的小瑞,常常看着泪流满面的我,提醒我可以暂时下线,和组长申请一个委屈奖。 每到此时,我才意识到我哭了。

是的,在我的工作中,客服被骂哭是常态。 直到一年之后我提出离职,组长在离职谈话的时候对我说,”我曾经以为你是最适合一直做下去的。我从来没见过像你这样内核稳定的员工。“

是的,由于我即使被客户骂哭,依然可以情绪稳定的稳住局面,我曾经被同事小瑞成为是“无情的道歉机器”。作为一个客服,很多时候只能安抚客户,而不是能够百分百满足客户的需求。于是我只能抱歉。

我并非真的从心中感到歉意,我只是在工作。至于被骂哭的原因,我一度是想不通的。 我的理智明确地知道对方只是在发泄情绪,而非对我本人。我的态度十分温柔,话术完美无缺,对方的愤怒不是对我。

但我还是不明原因地哭泣。 我不明白是什么原因。我没有因为客户的刁难而感到难过,可我听到那些不好的话语还是会哭泣。

规则二:遇事不决,私密马赛

之前,有一个新人同事说在办公室听我和客户打电话,觉得我的情绪稳定且专业。我苦笑着对她说,工作的诀窍就是“遇事不决,私密马赛”,要是“私密马赛”不好使,那就“红豆泥私密马赛”。

客户说话,我们道歉,不停地道歉,道歉,道歉,道歉。

尽管有些事情和我们本身全无关系,天气不好、飞机延误、海关检查、派送延迟,这和我们客服有什么关系呢?但我们就是在为这些与我无关的事情道歉。

负责货物出运的口岸同事犯了错,连邮件落款的名字都不敢写,最后还不是我们去擦屁股,去承受客户野兽般的咆哮。 我的领导也常常吐槽其他的部门没有责任感。 可这有什么用呢?升级制度严格且复杂,冗长的过程让人怀疑是不是故意用这种复杂的流程阻止别人晋升。

我确实是累了。 无论是我在的客服部也好,还是公司的其他部门,都面临着严重的人才断档。新人留不住,老人老油条。这也是我决定离开的一个重要原因。我不想再为不是我的过错道歉了。

在我的成长过程中,我常常觉得自己不够好。面对别人的愤怒,我除了哭泣就是道歉,从来都不会辩解,尽管我知道我自己没有错。

但这次跳槽,我面试的都是销售类的工作,是我没有尝试过的工作类型。 希望外面没有雨。

规则三:维持公司正常运转,必须有人24小时on call

我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在五月一号当天加班,反正我是加班的。因此对我来说,5月2号才像是真正的假期第一天。

5月2日上午近十点,我才迷迷糊糊地起床,打开微信,就看到工作群里的信息砰砰砰地跳出来。虽然明知道这些信息大概率与我无关,但我还是忍不住看了。

我曾经觉得把工作群放在微信置顶是一种专业素养。当我迈入30岁,加入工作的第8年,我逐渐觉得这其实是一种自我感动的牺牲。 之前生病住院的时候,我左手打着留置针输液,右手也不会错过工作群里的微信消息,还在各个不同的工作群中转发工作消息。

这曾经被年轻的同事称为“敬业”。我曾经也的确觉得自己是热爱工作的人,直到遇到这份工作。

作为客服中心的一员,我要处理六七个分支公司的相关事务,与各个部门对接工作。微信工作群里的消息看得让人眼花缭乱。由于物流行业的性质,即使是我的休息日,空运航班也会不间断飞行,也会有值班的同事去更新各种工作进展,领导们更是24小时 on call。

这就是这个工作的规则。我们遵守规则去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,回报我们的只是日常吃穿用度。

忘记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:自然界中,没有哪种动物是需要花费每天八小时以上的时间,去解决自己的温饱的。

规则四:我能理解你的无力和着急,也请你别用愤怒来沟通问题

客户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来,我试图在电话这头面带微笑。

我在做新人带教的时候,也常常和新人说,接电话的时候要面带微笑,接线的时候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声音。

但我常常在听自己的录音的时候觉得自己很陌生。不知道是不是抑郁的原因,我时常感受到自我认知与现实生活的割裂感,感觉到完成日常生活的我,与进行实际思考的我,似乎并不是一个人,也不是真实的我。我猜这是一种解离。

我也时常觉得奇怪。在接到客户情绪激动的电话的时候,我对别人的焦急和愤怒感同身受,却无法理解自己近乎麻木的冷静。当我每一次说出“我理解您真的很着急”的时候,我虽然心里理解,但也无比真实地感受着那种无能为力。

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得到解决。而电话那边的人,如果不是真的无法解决这件事,应该也不会找到客服。他们因为无助而愤怒,而作为客服,才是真正能解决这些乱七八糟事件的人。

规则五:你的“不需要”,对我来说是种解脱

对于之前做的售后客服工作来说,“嘟嘟嘟”的忙音其实是一种安慰,因为不用去直面另一个人的情绪冲击。

我常常听着嘟嘟嘟的忙音数秒,在响够30秒钟的时候准时挂断不再等待。 因为30秒是判定客户未接的考核标准,如果没等够30秒就挂断了,会影响我的绩效考核。 所以,对于一般人觉得是煎熬的忙音,对于客服来说,是某种意义的解脱。 面对冷漠的“我不需要”则会让我更加解脱。 我只要在名单上淡定的划去,或者是标注上明确拒绝即可。

客服工作就像是电影《下一个素熙》中展现的一样,大多数时候,我们都是按照话术本子说话。 对面冷漠,其实我们比他们更冷漠。 但同时,这份工作又需要高度共情,于是我会觉得我的心态达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。 就是,我理解对方的一切痛苦,但我只能做到这个程度。

再进一步,我理解对方的一切痛苦,可是这和我有什么关系。我只不过是进行我的工作。

原标题:《做了十年客服,我才发现自己困在一个规则怪谈里|三明治》

阅读原文

🎈 相关推荐

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
365体育app安全下载

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

📅 07-11 👀 1336
qq视频拍照的照片保存位置在哪里?
365体育app安全下载

qq视频拍照的照片保存位置在哪里?

📅 07-11 👀 605
朝鲜族的古老歌谣《道拉吉》
完美体育365wm

朝鲜族的古老歌谣《道拉吉》

📅 07-04 👀 7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