狻猊[拼音:suān ní]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(一说是第五子,另说是第八子)。形如狮,喜烟好坐,所以形象一般出现在香炉上,随之吞烟吐雾。
古书记载是外貌与狮子相似能食虎豹的猛兽,亦是威武百兽率从之意。常出现在中国宫殿建筑,香炉上。
唐代高僧慧琳说:“狻猊即狮子也,出西域。”相传东汉时期,西域大月氏国把一头金毛狮子作为礼物,进贡给中国的皇帝。
「 狻猊典故 」
古代传说中有一种怪兽名叫“火眼狻猊”。据明代《吹景集》中记载,临海有一位姓陆的人,从腾冲带了一张兽皮,来到董斯张的乡里。兽皮上有一个头,两个身子,两条尾巴,八只脚。这只怪兽的头像老虎,耳朵和尾巴有些像猪,尾巴上的细毛像人的头发。
姓陆的人对董斯张说,这只怪兽跑得很快,力气也很大,以羊为食,饭量大得惊人。当地的山里人千方百计想要捕获它,都没有成功。后来人们用一只下了毒药的羊为诱饵,怪兽吃了羊才中毒而死。可是人们直到捕获了,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怪兽。
后来人们听说有一位博学多才的西域僧人,于是就向他问起这只怪兽。僧人说:“这怪兽名叫火眼狻猊,在西域时偶尔能见到它。不过这怪兽一出来,天下就要有兵刃之灾。”说完,僧人写下了几句话:“火眼狻猊,曰万兽君,厥首惟一,牝牡各身。是食狮象,迅蹄蹑云,饥喷烈焰,足兵尾火。出现世间,剑戟天下。有其殪之,可以弭祸。”
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大约是万历天启年间,出现怪兽不久,到崇祯年间,便有李自成和张献忠发起的大规模起义。
「狻猊记载 」
战国到西晋时期,《穆天子传》曰:“名兽使足走千里,狻猊、野马走五百里。”晋郭璞注曰:“狻猊,狮子。亦食虎豹。”《尔雅·释兽》载:“狻猊如彪猫,食虎豹。”郭璞注:“即狮子也,出西域。”
东汉时期,西域进贡狮子后,名”师子“。《汉书·西域传上》记载:”乌戈地暑热莽平,……而有桃拔、师子、犀牛。“颜师古注云:”师子,即《尔雅》所谓狻猊也。“其他官方记录还见于《后汉书》的”章帝记“、”和帝记“、”顺帝记“等处,共计四次。
隋唐时期,”师子“变成”狮子“。由此可见,狻猊是狮子的古称,除了”龙九子“名目中说它属于龙族之外,其他地方皆是指狮子。
唐朝时期,《送颢雅禅师》记载:“云霜锋擗石鸟雀聚,帆冻阴飙吹不举。芬陀利香释驎虎,幡幢冒雪争迎取。春光主,芙蓉堂,窄堆花乳,手提金桴打金鼓。天花娉婷下如雨,狻猊座上师子语。苦却乐,乐却苦,卢至黄金忽如土”。
明朝时期,《一文钱》杂剧即据唐朝《送颢雅禅师》的狻猊形象敷演而成。
清代时期,认识趋于统一,郝懿行在其著《尔雅义疏》中,对郭璞狻猊即狮子说作解为∶“狻猊合声为狮,故郭云即狮子矣。”
《聊斋志异·象》里说,就连大象见了狻猊,都会吓得匍匐在地,任其选择肥肉而食。
前蜀贯休《送颢雅禅师》
霜锋擗石鸟雀聚,帆冻阴飙吹不举。芬陀利香释驎虎,幡幢冒雪争迎取。
春光主,芙蓉堂,窄堆花乳,手提金桴打金鼓。
天花娉婷下如雨,狻猊座上师子语。
苦却乐,乐却苦,卢至黄金忽如土。
注释:“芬陀利”是印度国花白莲花的音译,代表着纯洁,善良,健康,美丽。
幡幢 :汉魏时期,幢出现在车行仪仗和佛教仪式中,一般是在立竿上悬挂单层或多层伞盖状丝织物,
伞盖四周饰有垂幔、飘带;在幢幔上书写经文就成为经幢。唐代开始有石造经幢。
桴,击鼓的槌;师子即狮子,佛家用以喻佛,指其无畏,法力无边。
卢至:相传有卢至长者,贪财吝啬,後受佛指点,弃财皈依,因缘成佛。
见《卢至长者因缘经》。明徐复祚撰《一文钱》杂剧即据此敷演而成。
「 后事记载 」
佛座上装饰的狻猊是随着佛教在汉代由印度人传入中国的,至南北朝时期,中国的佛教艺术上已普遍使用,这种造型经过中国民间艺人的创造,使其具有中国的传统气派,后来成了龙子的老五,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结跏趺坐或交脚而坐的文殊菩萨像前。
明清之际的石狮或铜狮颈下项圈中间的龙形装饰物也是狻猊的形象,它使守卫大门的中国传统门狮更为睁崃威武。在现代,因为受到狮子迷的神化,狮子被当成是狻猊。
狻猊大致有三种用途。其一是佛或菩萨的坐骑、护法兽。传说狻猊喜烟好坐,佛主见它有耐心,便收在胯下当了坐骑。
其二,狻猊被视为瑞兽。正因是护法兽,狻猊被视为趋吉避凶的瑞兽,引入人们的实际生活,逐渐又被广泛运用于建筑装饰、民俗佳节以及铜镜纹饰当中。
其三,驱妖辟邪、镇守陵墓、守护宫门和府邸。鉴于狮子吼的无上威力,隋唐时期人们用它的石雕镇守于陵墓,驱妖辟邪或象征权威。
龙之九子,可谓“花开九朵,各表一枝”。其中第五子——狻猊就是个特立独行的龙子。狻猊的外形和狮子相近,孔武有力,但它的性子却与外貌相反。与囚牛痴迷音乐、睚眦酷爱刀剑、饕餮喜爱食物等不同,它喜静。这个静,可不是现在常说的“宅”,而是恬淡寡欲、独善其身的静。
狮子的神威与护卫形象融入中华民族的生活中。中国佛教造像艺术中.狮子造型随着地区及年代而有演变,造像时代越晚,越接近中原地区,中华民族化造型越为鲜明,并创造出中闻式全新的佛教狮子形象。
到明代时,衍生出龙生九子的形象,狮子的古名狻猊也被附会为龙生九子之一。因其本来形象狮子多与宗教有关,也就衍生出狻猊好香火,多附于香炉之上的形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