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起草了清退位诏书,办20家实业,370所学校,贤德嫡妻未生子

他起草了清退位诏书,办20家实业,370所学校,贤德嫡妻未生子

道阻且长,所幸,纱厂还是投产了,最要命的就是没有钱,纱厂开办之际,流动资金只有区区不到4万两白银,连维持纱厂基本运转都困难,更不要说购买原料了,没有钱买棉花,那还叫什么纱厂呢?

想让股东们救救急,股东们无一回应,向当权者申请,更是得不到任何的支持,万般无奈之下,张謇豁出去了,他冒险向民间钱庄借高利贷,也可能是苍天有眼,随后的时间里棉纱价格一路向好,这样利润空间就大了,就在1899年当年,不但还掉了压在头上巨大风险的高利贷,竟然实现了经营盈余。

1900年,纱厂第二个经营年度实现纯利润5万两白银,1911年,实现纯利10万两。到1908年,大生纱厂积累的纯利润资金已经接近200万两了。在极其艰难的环境里,不得不说,张謇这个书生硬是被逼成长为有韬略和魄力的企业家。

成功并有钱了的大生纱厂,开始做了两件事:

一是建设以大生纱厂为核心的产业链闭环,在其周边如海门等地屯田开荒,逐步建设原棉生产基地。

而是随后建成油厂、面粉厂、冶炼厂等,再到后来,又建设了配套的大达轮步局,发电厂,盐厂,在这些工厂之间和附近的乡镇间,建设了公路。

1910年之后,四大公司大丰、大赉、通遂、中孚全都向大生以及1907年投产的大生二厂供应原料,解决了纱厂所有上游原料问题。

这就是中国最早、最有成效、解决现实问题又颇具规模的工业园区。通州这一地区算得上实现了颇具规模的工业化了。

张謇办南通博物苑

同样是东亚儒家文明为生态的日本小国,为什么得以崛起呢?张謇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。

他于1903年5月出访日本,考察日本的实业和教育,从而得出结论:日本之所以能得到高速发展并成功,就是因为明治维新,而明治维新的核心是两件事:一是实业,二是教育。

如果说翁老师的罢免让他升起实业报国和教育兴国的理想,那么这次日本之行就是把理想落地了,回国后的张謇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干了。这才有了后来的工业园区般的系列配套扩张。

张謇办实业兴国,具体来说,他想要达到三个目的:一是养民,实业发展的同时是解决了就业,也就培养的产业工人,实现了人们分享企业成长的红利。二是发展民族经济,在列强环伺下,中国经济可谓不堪一击,发展民族经济,自然要走工业之路。三是强国,工、商业发达,国家就欣欣向荣,实业办得好,就是民企国协同联动发展。

回国后的张謇一边办实业,一边开办学校,而且开办学堂不但是做好实业的前提,也是培养各类人才的强国之本。就是在这样的主导思想下,他前后竟然开办了基础教育以及各种专科学校达270余所学校。

张謇 企业家学院

张謇办实业,加上各类附属机构,前后计算下来有34个之多,总投资大约有900多万两白银。仅仅计算张謇所办的20多个盐垦公司,积累的资本就达1600多万两白银。棉田基地在鼎盛时期达400多万亩,仅开垦土地就达98万亩。

张謇是在国家政权摇摇欲坠、民生凋敝、内外交困的国情下干成这些事的,尤其是到后来清政府灭亡,各方政治势力角逐,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动荡里做成这些大事的,出现资金问题,没有人来解决,需要协调解决问题,没好处不会有人过问。今天和平并国家大力扶持经济的条件下,尚且人人感到做实业太累,经营一个企业何其难。想想张謇当年,经过了不知多少绝望,经历不知多少孤独。

1920年,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经济爆发大危机,即1920年经济危机,美国这个大发了战争财的资本主义国家尚且元气大伤,同样日本也未能避免,不过在这次危机中,各国政府都采取了货币、政策扶持等大规模的救助行动,竭力保护自己的核心产业,到了1922年,美国、英国、日本等国家的企业和金融业很快度过了危机,摆脱了困境。

而这一时期的中国,正在军阀混战,争抢地盘,谁会管你的实业走向何方呢?有政府支持尚且有倒闭的可能,孤军奋战的张謇不但要面对恶劣的经营环境,更要直面来自日本竞争对手的打击,1921年,大生纱厂已经负债达400万两白银,张謇多年担任前清和民国的高级官员,论人脉资源不用说了,尽管他使出了浑身解数,也想尽办法寻求国际资本的支持,只是,那是一个蚕食中国、瓜分中国的时代,没有什么国际资本愿意真心帮助中国的民族企业,苦苦支撑到1924年,所有的希望均以破灭,大生走向衰亡。

工业遗产-大生纱厂

1926年8月24日,呕心沥血半生的实业,已经入暮垂老人般苟延残喘,动荡的社会、腐败的政治,凋敝的民生,面对江河日下的国家,73岁的张謇耗尽最后的心血,病逝南通。

张謇虽有一妻四妾,可惜子孙不盛。夫人徐瑞早年仅生下过一个女儿还不幸早夭,再无生育。徐瑞具有传统中国女性的贤德,因为自己不能生育,张謇所有的四位妾室都是她亲自张罗的。

其中第三位妾室吴道愔,因生育了张謇唯一的儿子张孝若,母凭子贵,原配徐瑞1908年去世后,她就被扶正为正室夫人。只是张孝若于1935年在上海被人刺杀身亡,吴道愔于1942年病逝。也是因为子孙零落,张謇又收养了两名养子张佑祖和张襄祖。

对于一个心怀报国之志的实业家、教育家、政治家,张謇人生最后的几年活得该有何等的煎熬,他看到自己一家家办起来的企业败下来该有多么的痛心,他一次次微茫的希望一个个化为泡影又该有怎样的绝望。

张謇不同于胡雪岩以出人头地、商而优则仕为最大追求,也不同于盛宣怀为家族积累下了富可敌国的产业。他的心中,排第一位的是国家和民族的振兴。他实践了,而且做出了非常优秀的示范,可是,当空前的灾难袭来,这个国家不可依,这个政府不可靠。

张謇故里

若去南通,当到张謇墓前,向这位有着伟大人格的“末代状元”献一束花,以表诚敬之意,缅怀先辈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🎈 相关推荐

超级弹丸论破2 有什么扭蛋 技能所需点数及扭蛋一览
完美体育365wm

超级弹丸论破2 有什么扭蛋 技能所需点数及扭蛋一览

📅 08-31 👀 9824
天津麻將
365体育app安全下载

天津麻將

📅 06-27 👀 1547
苹果手机亮度调节方法详解:手动、自动及注意事项
365体育app安全下载

苹果手机亮度调节方法详解:手动、自动及注意事项

📅 10-12 👀 965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