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史呈现的结果,其实往往是一个多维因素集合协调的过程,例如军事装备这种东西,其实是典型的社会结构、经济状况和战术结构的产物,再扩大就是地缘政治的结果。从小小的一把短剑上,其实可以引申出很多有意思的历史故事来。本期声音就和大家说说短刀到底有何长处。
短刀短剑的起源是非常早的
说到短刀短剑,日本维新时期的志士坂本龙马曾对土佐勤王党成员桧桓直治说:“今后的打斗在室内的情况会变多。因此用小太刀比较好,小太刀比太刀实用(太刀就是标准的日本刀)。”为什么龙马会这么说呢?就是因为室内空间狭小,阻挡和隔断较多,视线也不能充分延展,因此回转范围小、使用更加迅速的短小兵刃比长兵器更适合发挥。(然后他在室内被太刀暗杀了!要你乱说人家坏话!)那么,这跟罗马军团使用短剑有什么关系?
短刀短剑出现的历史非常悠久
很简单,你拿块门板大的盾牌往那儿一站就明白了,右手的兵器要是太长,你的作战空间反而多了很多死角。
而在罗马方阵出战的场合里,前后左右都是盾牌屏障,作战空间非常狭小,可以说跟坂本龙马所说的室内状况相差无几,因此最适合的武器就是作战半径小、出击速度快的短剑。
罗马军团使用短刀短剑是有很长的历史的
所以,在一个紧密协作的方阵中,什么嗜血开横扫,开饰品旋风斩之类的挥砍动作都是被坚决禁止的。你需要的是从一扇扇盾牌的缝隙中找到机会去捅人。罗马短剑设计来主要的用途是刺击。因为除了比砍杀更加致命、消耗体力更少之外,刺击在狭小的空间内最不易误伤自己人。
族喜用长剑),而是因为战术要求,罗马密集阵列兵不需要花哨的剑术,短剑可以配合盾牌看准机会刺杀,最大限度的避免暴露自己一侧躯体。
因为战术要求,罗马密集阵列兵不需要花哨的剑术
韦格蒂乌斯在《罗马军制》里写道:“古人练习厮打时重视操练刺杀敌人,而不是乱砍一气。对于那种战斗时只会乱砍乱劈的人,罗马人不仅很容易战而胜之,而且往往拿来取笑。如果一味砍劈,不管你用多大的力气,往往不会致命,因为对方对身体的重要部位总会用武器进行护卫,骨骼本身也会起到保护作用。”
三世纪后期,罗马帝国倾颓,罗马军团随之退化,没有严密的军团战术,没经过严格训练的人,砍杀较为适合,因为挥击是本能的动作。适合挥砍得长剑(Spatha)开始出现在罗马军队的配置中,最后罗马短剑逐渐消失在历史舞台。
综上:罗马式短剑,这种武器的出现与罗马军队的作战思想有关,后来被中世纪的骑士所沿用。罗马军团作战时,首先是远距离投掷标枪,近距离接敌时用一人高的盾牌防护全身,又排着摩肩接踵的密集阵形,个人没有很大的回旋余地,故而使用的剑很短,主要用于刺击而不是砍削,长度一般在300~400毫米,格斗时尽量刺入对手的要害部位———心脏或腹部。后来的骑士使用这种剑主要用于马下格斗。影片《角斗士》中极为真实地为我们还原了这种格斗兵器。
→ 欢迎喜欢,对刀剑兵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加师傅微信号:longquanzjs
→欢迎想要了解更多冷兵器知识的朋友,关注微信冷兵器自媒体公众号:zhlbingqi